暮归紫陌尚鸣珂,夜哭逡巡接浩歌。
渐老为郎逾蕴藉,平生从仕亦蹉跎。
笙沉缑岭空乘鹤,书绝山阴欲换鹅。
日落九原车马散,悲风更向白杨多。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陆子居山阴,杜门辄经年。有时思出游,两屦凌风烟。
长镵斸灵苗,大瓢挹飞泉。眼长不及寸,能著万里天。
不饮颜常丹,不食腹果然。金丹亦弃置,我是地行仙。
亲交莫绝,秉烛莫灭。来日孔怀,如何易别。营营百年,万虑难捐。
在乐滋忧,当歌慨然。人生如蚕,食桑于野。桑少防饥,桑多防泻。
茧成自殉,竟何为者?我欲终此曲,挥泪不能长。白头莫照镜,照镜悲流光。
日气层层秀,连山万丈孤。
崔嵬天上影,一半入江湖。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小店江门市,孤舟闻暮砧。远沙含细雨,缺岸隐疏林。
旅宿青枫晚,人烟翠狱深。渐临巴蜀道,一慰望乡心。
河水南来绕郡城,银刀空复炫衙兵。
交情旧许鸡为具,客信那知鹊妄鸣。
为妇迟留应未怪,还家仓卒定何营。
不关秦女筝声怨,自趁招贤浚上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