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阳穷僻山萦回,徐子匹马穷山来。
十年不见安否外,怪子面黝身红埃。
自言壮图醉无几,独有古胆刚不摧。
日于篇章遣孤愤,袖出巨轴为我开。
密行细书几千字,一一纸上皆琼瑰。
浑然天成有警句,直若未剖元气胚。
间工磨琢弄纤巧,真宰手把天葩裁。
诗人古亦少达者,非特徐子如寒灰。
孟郊老独张籍瞽,李杜落魄皆何哉。
剔抉幽秘夺造化,虽甚寒饿天弗哀。
又疑才命不俱得,既夺之命止与才。
子今所往但逢蹇,绊骥两足犹驽骀。
浦阳山深尚春浅,桃李才蕊花正梅。
子时过我值讼简,花下一饮将百杯。
酒酣慷慨起劝子,更厉头角需风雷。
纵令不偶竟穷死,犹愈空腹冠崔嵬。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丈人论行辈,高出五岳列。
白露青枫夜色寒,何人吹笛向江干。风回浦溆滩声合,月落关山客梦残。
金殿几时闻旧吹,画楼何处倚危栏。天涯早已难为听,况复怀人泪不乾。
父子龙门客,衣冠濮邸孙。
海桑尘劫换,文献故家存。
白璧今横道,青衫此盖棺。
风流顿消歇,些罢涕汍澜。
星岩开凿自何年,翠竹苍松锁曙烟。古阁秋明千嶂外,梵台风肃百灵前。
振衣绝壁岚光映,跃马平山霁色连。应有怜春如杜甫,任随花柳问前川。
此问谁能语。是光阴弃汝,是汝弃光阴去。弹指中秋才几日,早又重阳风雨。
天未许、流年暂住。评遍前朝无限事,只美人迟暮英雄误。
才一笑,分今古。
青山应料知其故。尽年年、入冬才睡,春回又寤。明月高寒江水碧,都与乾坤为主。
算人便、从头铸错。哀乐相寻凭播弄,纵灵超万物终何补。
谁曾见,乘风举。
老来骨相清如鹤,炼就红炉一大丹。
只把古琴藏石匣,子期仙去不曾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