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通以诗觅小桃走笔依韵和答

名园闻说洛阳春,金谷前无石季伦。

第一牡丹应惯见,怜君翻作觅花人。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长安。预愁衣上粉痕干。
阁合深沈灯焰喜,小炉邻近酒杯宽。为君门外脱归鞍。

岱山东峨峨,上与云雾连。距天不咫尺,星宿罗其巅。

德位并群岳,崇祀每当先。君哉有虞氏,因时惕乾乾。

重瞳烛万里,体用何兼全。五载春仲月,龙驾来翩翩。

玉帛耀精灵,礼乐感神天。以不让土壤,故乃大若然。

闻昔我祖姑,贞静本淑质。相夫兼教子,治家敦朴实。

卓识明大谊,忠厚积隐德。克笃生吾亲,年已近三十。

吾亲总角时,聪明即起特。作诗见清新,读书深有得。

所以吾祖姑,爱亲尚柔克。严法孟母迁,勤效敬姜织。

教亲穷经史,必当求绝识。教亲务圣学,不可听异术。

教亲明世务,通达贵正直。教亲习礼仪,谦约尚谨饬。

每当塾课归,亲即侍几侧。夙夜奉慈颜,动必循典则。

书声四处闻,闇然居石室。嗟乎吾祖姑,乡闾本共式。

披图神往之,能不忆当日。

广通渠边渭水流,长安猛将悬兜牟。陈郎酣睡未知晓,采石夜渡江声秋。

韩擒不待贺若报,呼得蛮奴作乡导。铜钲一声歌管阑,望仙阁下旌旗绕。

兵家女儿发照人,金井梧桐三坠身。血痕已污青溪草,遗恨空怜高使君。

当时只道明良会,三十年间转头事。江都未放锦帆回,晋阳城内惊尘起。

登山须骑五色羊,涉水须泛无倪航。一身之小四海远,红光瞥影明煌煌。

年少离居历寒暑,孤凤冥鸿自高举。东封碣石入罗浮,十洲山水犹能数。

世人未断区中缘,顽腹无肠万愁贮。炎趋声利赴火蛾,恋食痴鸦嚇腐鼠。

吁嗟乎吾求此辈无其曹,翛然六合解天韬。上乘灏气怀宇高,丹山碧水相周遭。

仰天大笑秋萧骚,九州热客从滔滔,高生高生纵游遨。

手披冰玉泐苔斑,石上都无字可删。副墨总扃千岁溜,金光犹隔万重湾。

灵扉只与云开阖,绝岛应知月往还。儗向稽生玄赏尽,不随王烈出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