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蟾天为美人留,雨过娟娟爱素秋。一片姑苏台上月,移来湖畔照扁舟。
刘咸荥(1858-1949),字豫波,别号豫叟,四川双流县人。清光绪拔贡,终身从事文教工作。先后任教于成都尊经书院、游学预备学堂、通省师范学堂、四川高等学堂、成都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等校。清末曾任四川省咨议局议员、成都府中学堂监督。博通经史,尤长诗词及书画,为“成都五老”之一。著有《静娱楼诗文集》。
山下自晴山上雨,林深苔滑流石乳。杖藜拨云云不开,洞口老猿作人语。
忽闻天际一钟鸣,隔水苍茫寻涧户。
秀峰三圣堂中,符也曾职其事。
节制火箸香匙,使得灯笼露柱。
圣僧颈上下来,天台山中入去。
通玄不是人间,忽雨忽晴忽雾。
出门且莫匆匆,道取末后一句。
千里晴云接凤岗。当时人意正茫茫。目如秋水歌声慢,脸胜春冰月影凉。
扃绣户,对兰房。共谁听雨话连床。天涯咫尺无多远,珠箔飘灯是谢堂。
高台悲风,烈士悲心。匪道云远,霜多岁阴。成名甚难,身亦不赀。
吞炭漆身,乃得一死。羽化丹飞,不离世机。华表千年,终当来归。
伟哉造化,心大身小。深山大林,人不如鸟。衣不厌新,人不厌故。
齐紫三入,乃变其素。相彼丘陵,蹶然而崩。聆此空谷,鸟鸣嘤嘤。
嘤嘤者鸟,于何其臻。福禄寿考,人百其身。
灯乍灭。忽见一天明月。恰舞霓裳歌未歇。露寒回绛阙。
羽服明晖玉雪。笑语轻参环玦。香泽恼人情不彻。夜长窗自白。
藏拙归来已十年,身心世事不相关。
洛阳山水寻须遍,更有何人似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