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佩魂归骨已寒,人亡更觉得才难。巴山楚水凄凉句,夜雨秋窗制泪看。
周采泉(1911-1999),原名周湜,笔名是水、稀翁,室名学老斋,浙江省宁波市鄞县(现称鄞州区)人。主要作品:《杜集书录》、《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为秦楚间写本说》、《金缕百咏》(澳门九九学社1997年出版)、《柳如是杂论》(1986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柳如是别传新证》、《百辛剩墨》(1949年辑印)、《周采泉词剩》、《文史博议》(198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蒋瑞藻的事迹和贡献》、《李长祥年谱》、《曹天风其人其诗》、《老学斋文史论丛》、《学老斋全集》等。
频年药石觅参苓,瘦骨谁怜镜里形。却幸归田汝无恙,眼看儿子擢明经。
宸传三百旧京华。仁孝自名家。一旦奸邪,倾天拆地,忍听琵琶。如今在外多萧索,迤逦近胡沙。家邦万里,伶仃父子,向晓霜花。
倒尽床头酒半罂,笑呼筇杖共闲行。
梅花照水为谁瘦,雪片倚风如许轻。
孟德遇冬思射猎,广文垂老谢才名。
归来跨火西窗下,独数城楼长短更。
谱序春人,悲生秋士。背时怨、露零悬泪。断肠人在,南墙冷地。
烧烛照、何曾有相怜计。
性本辛酸,容逾憔悴。凄风里、罗衣初试。石家金屋,西川戚里。
谁与供、春阴始终护你。
国子先生宅,相传此母贤。
一哀孤屿下,再拜十年前。
舐犊贪书卷,飞鸾慰暮年。
夕阳聊寓曲,终要到新阡。
秋庭听雨断人声,凉入衣裾秋意生。
临水登山送归语,怜君解有许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