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厓临绝涧,十丈山路断。伐木仆其上,两涧遂中贯。
下有千仞潭,奔流何滮涆。峰峰高摩天,树树十围干。
天日既蔽亏,瘴雾下浸灌。想从洪荒来,辟此几昏旦。
土松不成级,土滑步欲滩。舆夫舁空舆,数步息喘汗。
起落已万丈,问路殊未半。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北口七十二,居庸第一关。峭崖屏列翠,急涧玉鸣环。
佛阁腾云雾,人家结市阛。马前军吏候,使节几时还。
温温经尺璧,宝之无不至。盈盈一杯水,捧之惟恐坠。
人生七尺躯,负抱良己贵。欲思淑厥身,当须奉名义。
五陵豪少年,昂昂多意气。不图显扬谋,声誉只如寄。
栖栖陋巷人,箪瓢或弗继。动履不忘亲,令名日昭㫼。
置器且求安,保身岂无计。载歌思诒诗,令人发长喟。
我有郎官万叠青,换得将军半窗绿。月明恐有凤来栖,日暮何妨鸟借宿。
清平海宇无烽烟,五风十雨歌丰年。看山爱竹了公事,焚香挂画如神仙。
城头漏箭催更鼓,将军燕寝元戎府。枕底云山光满林,床头斜插三珠虎。
山北山南路正长,东风吹送野花香。数声啼鸟知春雨,一路归人背夕阳。
溪水长年流不尽,岭云终日变无常。身逢胜迹应难遍,游思萧条转易伤。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五色云霞剪作衣,长年养得鹤雏肥。伐毛洗髓三千岁,相逐蓬莱顶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