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寿伯福兄弟二首 其二

崤陵风雨二年阴,岂有神州不陆沉。我比丧明痛十倍,寝门无泪为沾襟。

陈衍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猜你喜欢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潮色银河铺碧落,
日光金柱出红盆。不妨公事资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
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

菊本君子花,俗卉良难偶。所以古哲人,品题作佳友。

玉堂老儒仙,爱此出尘垢。移种玉堂阴,翠色满窗牖。

托根咫尺天,雨露滋培厚。繁英吐黄金,端不负重九。

群仙休沐暇,足泛黄封酒。古称菊潭水,饮之即黄耇。

愿言采幽芳,以介君王寿。

檀栾节目瘦长枝,晴既萧骚雨亦奇。

谁道此君惟澹泊,细看频赏自多姿。

为问林塘月,如何分外明。转怜河汉近,偏映竹松清。

疑有羽人驾,杳无天籁声。庾公兴深浅,兹夕可相并。

朱仙镇,万古恨。万古恨,朱仙镇!当年遗迹宛然在,当年浩气依然存。

谁非中国人,谁无忧国心?国是谁复问,国事谁忍论?

慨自辛未沈变起,长官弃城如敝履。坐拥貔貅三十万,不令谁何潜一矢。

转战独有义勇军,前者扑地后者继。过眼不见炮与火,横胸惟有勇和义。

势穷力蹙暂来归,敌我合歼谓剿匪。万金购得头颅去,孙烈永勤长已矣。

卖国贼候卫国贼,媚外者荣御外死。今古伤心事一辙,教人长号不自已。

方今敌我正亲善,敢言抗敌罪当诛。风波亭,蓟密区,碧血燐燐烛千古。

朱仙镇,东四省,此恨绵绵无时尽。

新秋病骨顿成衰,不度溪桥半月来。

无事闭门非左计,饶渠屐齿上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