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乙巳除夕,夜宴于伯谦先生私宅,赋此乞正,调寄贺新郎1965

车马芳洲道。又喧阗、千家爆竹,共迎春早。我已中年翁七十,相顾樽前一笑。

负多少、纵横怀抱。北望中原南望海,漫纷纶、棋局何时了。

谁竟免,此乡老。

佳辰欢趣频年少。最嗟予、诗肠多涩,酒肠偏小。讲舌徒为从众语,愧绝囊中旧稿。

且相伴、今宵醉倒。卢雉一呼行乐耳,看青阳、破夜边城晓。

云树外,起啼鸟。

劳思光

劳思光(1927—2012),生于陕西西安,本名荣玮,字仲琼,号韦斋,祖籍湖南长沙,当代汉语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年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1949年转赴台湾,1952年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4年起出任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劳思光学贯中西,著作极丰,无论文、史、哲学,乃至金石考证等方面,皆有论述,其中尤以1980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出版以后被港台大专院校广泛采用为指定教材。2012年10月21日在台北逝世,享年85岁。

猜你喜欢

肩摩袂属拥如山,平等道争看大阅还。

无限儿童齐拍手,几多父老尽酡颜。

八方共乐青春好,我亦常欣白昼闲。

无奈老来归念重,梦魂夜夜绕乡关。

怪底寒梅,一枝雪里,直恁愁绝。问讯无言,依稀似妒,天上飞英白。江山一夜,琼瑶万顷,此段如何妒得。细看来,风流添得,自家越样标格。
晓来楼上,对花临镜,学作半妆宫额。著意争妍,那知却有,人妒花颜色。无情休问,许多般事,且自访梅踏雪。待行过溪桥,夜半更邀素月。

未嫌春脕不多花,只爱青原绿似爪。

剩欲开怀纳岩岳,可堪病眼着风沙。

待船小立看鸥没,倚杖微吟尽帽斜。

客里更无诗遣闷,不愁两鬓不成华。

此花政如黄叔度,不见令人鄙吝生。谷底岁寒谁邀得?白驹欹侧晚烟明。

道场何山山最雄,弁中形胜闻吴中。七十二峰菡萏绿,四月五月杨梅红。

我昔游梁走千里,回望江南隔江水。是时公作桐汭官,不复东来问行李。

人言左史有重客,玉面青衫气豪伟。酒催红蜡诗欲成,月堕秋江客方起。

我从京洛尘中来,哦君新篇眼如洗。溅血惊魂二十年,长梦清樽奉簪履。

相逢吴会不相识,昔年强健今如此。如公自是台阁人,老困一官何乃尔。

只今尚作入幕宾,无事不令公怒喜。丈夫要当列鼎食,何止忍饥分斗米。

且须拄颊望闽山,饱看麦秋丹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