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甲戌冬,作于香港海桐阁寓所1994

细雨侵帘,彤云如幕,晓寒暗透窗纱。徙倚回廊,嫣红犹见山花。

霓裳翠羽匆匆过,又匆匆、梦向天涯。漫咨嗟。百劫悲欢,几度虫沙。

平生意气矜怀抱,枉目驱豺虎,手搏龙蛇。老卧南疆,一身破国亡家。

文章解惑非夸世,论千秋、愿已嫌奢。怅啼鸦。谢傅筝弦,白傅琵琶。

劳思光

劳思光(1927—2012),生于陕西西安,本名荣玮,字仲琼,号韦斋,祖籍湖南长沙,当代汉语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年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1949年转赴台湾,1952年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4年起出任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劳思光学贯中西,著作极丰,无论文、史、哲学,乃至金石考证等方面,皆有论述,其中尤以1980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出版以后被港台大专院校广泛采用为指定教材。2012年10月21日在台北逝世,享年85岁。

猜你喜欢

青铜频启看,瘦劣沈东阳。

鬓染秋霜色,身期晚节香。

閒情耽水石,幽梦绕池塘。

何似伊川脉,渊源道味长。

男儿何用立奇勋,赵弟从军初不闻。

但斩郁城侯万户,不须猿臂老将军。

狼星妖燄压威弧,八部群龙护曼殊。朱果在天持剥运,黄花满地祸神都。

入山我自寻青主,望海人谁鉴黑奴?汉德未衰豪杰出,不须重唱鼓咙胡。

羁心念乡国,昨日家书至。仓卒视封缄,上有平安字。

书中何所言?读罢长歔欷。缕缕述饥寒,此亦意中事。

年来叹飘泊,偪仄情难舒。修名苦不立,回首惭妻拿。

心怀千岁忧,身无一日好。何不随仙人,山中拾瑶草。

病後衣巾尽觉宽,挈提裘领喟然叹。

孤灯不焰荧荧碧,小雨无声惨惨寒。

只道清心灾自退,岂知非意病相干。

平生最爱秋摇落,惆怅今年怯倚栏。

学道空山水月深,丹成初试马蹄金。犹馀一勺丹泉水,洗尽人间名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