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觅竹坡题句不得怆然有赋

小别悲同永诀看,当年闻语泪先潸。国门一出成今日,泉路相思到此山。

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流赴海料无还。飘零剩墨神犹攫,剔遍荒苔夕照间。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我诗非大手,我酒亦小户,得游名胜间,独以用心苦。

赵子乃宿士,山立谁敢侮。

寓名祝融祠,蓑笠卧烟雨。

高吟三千篇,一字无尘土。

朱先少许可,书每说昌甫。

虽云忍饥瘦,得丧亦相补。

嗟君与斯远,文中真二虎。

我老日益衰,想像气如缕。

世上名利牵,途中意惨然。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迹似萍随水,情同鹤在田。何当功业遂,归路下遥天。

贾生年尚少,华发近相侵。不是流光促,因缘别恨深。

怜君成苦调,感我独长吟。岂料清秋日,星星共映簪。

嫩水挼蓝,遥堤映翠,半雨半烟桥畔。鸣禽弄舌,蔓草萦心,偏称谢家池馆。

红粉墙头,柳摇金缕,纤柔舞腰低软。被和风、搭在阑干,终日绣帘谁卷。

春易老,细叶舒眉,轻花吐絮,渐觉绿阴垂暖。章台系马,灞水维舟,追念凤城人远。

惆怅阳关故国,杯酒飘零,惹人肠断。恨青青客舍,江头风笛,乱云空晚。

卵石周围也自佳,茅亭稳著不须奢。何心更作扬州梦,十里春风万本花。

布帽春逢思转孤,祇饶身在各江湖。归时五马今馀几,病后双鱼肯念无。

留客可仍倾若下,著书应否号潜夫。如论庾信穷愁骨,总得秋风也未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