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夜携家泛南溪晨至小雄山斋晚归诗以纪之 其二

清泉美竹皆吾素,儿女惊欣色色新。满髻山花村里媪,却来隔岭看夫人。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制作清高识睿才,笔花常向梦中开。天然写出阳春调,下里巴人不敢裁。

乘槎何处问天津,桥畔鹃啼二月春。閒傍风光长有句,老知羹鼎是何人。

屦寻芳草凉飘露,衣缉圆荷绿带云。欲向青田招鹤侣,数声曾彻九皋闻。

隔岸吹唇日沸天,羽书惟道欲投鞭。

八公山色还苍翠,虚对围棋忆谢玄。

田翁福寿齐,世代居农桑。儿孙有远志,劳劳各一方。

老妻贤且健,日弄曾雏忙。倖存数亩田,肯令悉抛荒。

白发不言衰,犁锄差堪将。晨起天微曙,暮归月昏黄。

三餐温饱馀,尚能补小康。念念除夕近,天伦乐一堂。

吾亦农家子,恋恋在吾乡。事暇垄上过,相与话衷肠。

津津道政善,终岁不纳粮。民风淳如此。奚疑太平世。

潼关西去入秦京,今古人多此路行。谁料不缘名利客,黄尘扑面听车声。

别后重来未有期,且凭图画寄相思。

秋风黄叶茅亭上,犹记逢君是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