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悬戒律,老来转喜斗清新。遣愁尽度床前月,嘘暖能回谷底春。
路熟好山青入梦,冬开晚菊澹如人。三桑眼见浑閒事,闻笛休须怆旧邻。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早见龙翔上太清,即今孤宦老山城。
灵丹不解换凡骨,薄命枉教生太平。
积雪楼台增壮观,近春鸟雀有和声。
如山吏牍何时了?惆怅西窗晚照明。
红棉糁絮酒旗斜,消受南楼一饼茶。江上新愁云吐月,山中旧感鸟衔花。
百年草草身多病,万里迢迢宦即家。不尽普贤行愿在,此生未合老烟霞。
雁荡天台东路遥,赤城霞色带层标。青山乞食林中晚,沧海浮杯夜半潮。
下界人烟分岛屿,上方钟梵出云霄。尘踪自愧迷津久,愿得从师度石桥。
万物各有适,逍遥大化中。当知画史意,重有育民功。
当年早识柯亭琯,今日初弹贡禹冠。秾艳谢馀知果硕,冰霜历尽见材难。
不妨官柳频萦骑,自有天瓢为染翰。一样风光凤城里,木犀偏耐晚秋看。
日倒时家新样壶,策勋全在润脾枯。如何消渴成都者,不设茶床只酒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