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1891)浙江山阴人,客居广东,遂为番禺人,字芙生,一字越人,学者称谷庵先生。光绪间,先后入刘坤一、曾国荃幕,办理中外交涉。晚岁隐居著述。有《随山馆集》、《松烟小录》、《旅谭》等。
海石来珠浦,秀色如蛾绿。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初疑仇池化,又恐瀛州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淮东牧。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一夫幸可致,千里常相逐。
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故人今日来,沈疴今日起。秋风满庭阶,握手各相视。
子容较昔丰,我病瘦何似。欢会叙离忧,乱绪纷难理。
忆从去年春,同舟泛江水。翩若南翔鸿,双飞复双止。
中忽隔一隅,盗贼惊突豕。逾年患未消,信息殊生死。
觌面良可欣,征车嗟复驶。檐端亘明河,絮絮犹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