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数亩蓬蒿古县阴,晓窗清快夜堂深。
也知卜筑非真宅,聊欲跏趺看此心。
闻道携壶问奇字,更因登木助微音。
相娱北户江千顷,直下都无地可临。
此生真欲老墙阴,却扫都忘岁月深。
拔薤已观贤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
风流贺监常吴语,憔悴钟仪独楚音。
治状两邦俱第一,颍川归去肯重临。
仙岩渺何许,宛在碧岑间。我来不惮远,鼓枻湘水湾。
亦有同舟客,荧荧俱妙颜。舍舟入岩际,岩溜方潺潺。
探幽动野癖,窥罅讶天悭。云深隐白日,薄寒侵蒯菅。
时见空洞表,悠悠鸾鹤还。安知峡山里,吏隐非真閒。
芳筵湛清酤,代舞秉长蕳。苍壁多往躅,跻陵忘险艰。
更闻有仙客,炼形依此山。去来骑苍鹿,飘忽难追攀。
我欲见此客,敢辞捐佩环。再拜问至诀,永超生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