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车次第起昌平,烛炬千笼列火城。才入居庸三四里,珠帘高揭听啼莺。
元吉安吉水人,字和吉。顺帝时为尚食供奉官。撰《滦京杂咏》,凡山川物产、典章风俗,均以咏歌纪之。其避暑行幸之典,多史所未详,诗下自注,亦皆赅悉,为元典章风俗之重要参考资料。
壁立东南第一峰,问名知是葛仙翁。丹砂灶逼云头近,玉井泉流海眼通。
六字籀文天篆刻,数间洞室石帡幪。我来整屐层峦上,无数群峰立下风。
过懒愧前垢,晨起亦已勤。开门扫积叶,苔色一何新。
不知何夕雨,馀湿未生尘。初日照修竹,青山可怜人。
俯仰衡门下,谁知此意真。
眼看玉食祸无乡,更卜幽居学仲长。但遣有年供脱粟,白头终不愿膏粱。
笋舆访古出秋原,山网重重护石田。
水接桃花源上路,人行巫女峡中天。
要令陶冶夸盘谷,何必丹青貌辋川。
寄语能诗何不部,笔端应许见云烟。
推天以知命,自古岂不然。
桓魋及臧仓,尝毁圣与贤。
後人何蹈之,其事实好还。
君居麻源谷,学礼如郑玄。
声名久已大,籍籍四海传。
昨因丞相举,便谓升云烟。
朅来太学馆,食贫向三年。
忽怀枌榆下,归思独绵绵。
得告许暂注,落莫求楚船。
捋髯沧江上,仰看饥飞鸢。
谁识鵷雏志,闲诵庄叟篇。
喜问里中儿,重到旧林泉。
洗荡俗尘垢,焚烈跨马鞯。
不向世路去,徒取愁肠煎。
鸡豚粗可养,禾黍亦足田。
不惭莎衣虫,以叶自包缠。
及其饱满时,曷异冠貂蝉。
君意我强写,虽慕何由缘。
扁舟归驻广陵城,回首遥空隔汉京。地控淮徐漕路转,天连吴越海云平。
高天夜月仍闻笛,琼观春风但记名。最忆往年家水部,官梅重有古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