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筇共踏灵岩道。回首巢栖好。蓼花嶂畔老猴峰。一笑三生阔别此相逢。
人人心有灵山在。把臂宁容待。不须世外觅桃源。到处青山妩媚足温存。
苏渊雷(1908~1995),原名中常,字仲翔,晚署钵翁,又号遁圆。1908年10月23日,苏渊雷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玉龙口村(现属苍南县钱库镇)。专治文史哲研究,对佛学研究独到,尤洞悉禅宗。解放前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所编辑、中央政治学校教员、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国文讲席、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兼第一处长等职。1995年去世前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背城历历才十里,经岁悠悠能一来。可惜薄书捐白日,强从宾客宴平台。
暮云自与千山合,醉眼时令万宇开。老子谁怜兴不浅,黄花欲落更添杯。
怜子经年别,远游良苦辛。定交多侠客,流恨托波臣。
厌乱人情剧,亡胡天意新。从戎旧有约,莫待鱼书频。
风雨疏蓬共不眠,可怜此志在希贤。谁能万一朱夫子,林范何劳远接联。
七国纵横时,奇才草野伏。长揖入深山,著书藏满屋。
各成一家言,淋漓摅蕴蓄。申韩尚刑名,老庄外尘俗。
深刻入毫芒,超旷豁心目。其馀诸子书,住处俱堪读。
即彼墨家言,智巧开新学。格物考工家,触类资先觉。
可见周秦人,著书皆名宿。祇惜挟偏锋,议论参纯驳。
所以承学士,每每束高阁。遐哉四子书,饫人如菽粟。
尼山与峄山,天外高峰矗。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曾见几回春。
夜煎白石平明吃,不拟教人哭此身。
落花翻空红雨,多随春信纷纷去。万千绿叶无情绪,连夜生新,占尽花开处。
一霎辞根无定所,伤心红粉成黄土。怜香只有莺啼树,似劝东风,略做些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