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过轻尘,圆莎结翠茵,惹红襟乳燕来频。
乍暖乍寒花事了,留不住,塞垣春。
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恨天涯芳信无因。
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小榻参差竹影斜,衡门芳草锁烟霞。棱铮傲骨诗为友,淡泊禅心画作家。
暖日不须来燕子,春风争肯逐桃花。凭阑细雨潇潇夜,慷慨悲歌抚镆铘。
秋水一泓澄皓彩,恰涵万象与君同。星辰错落应无数,秪在风神指点中。
上之回,驾云车。格皇心,隆帝图。上之回,来甘泉。仁圣德,万邦传。
上之回,临三关。走九夷,服八蛮。上之回,归明光。千万年,乐无疆。
五色纶丝下九关,使君指日向南还。云帆直上五千里,江水初生十八滩。
愧我安能从骥尾,如公正合在鹓班。到家已是登高节,把菊悠然在看山。
蜀雨巫云不碍山,使君亲度万重关。秋花尚惜芙蓉锦,川路频驱横石顽。
拄笏独临飞鸟上,写诗多寄翠微间。金乌踏遍行台柏,骢马遥归十二闲。
肠断蓬山隔万重。吟边禅榻鬓边风。此身端合老诗丛。
清句难摹饶句活,浮生易漏待情钟。当时真悔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