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 之十八

姑恶飞鸣触晓烟,红蚕四月已三眠。

白花满把蒸成露,紫葚盈筐不取钱。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袅袅西风吹鬓丝,天涯独客暮秋时。艰虞不涉王阳道,摇落宁知宋玉悲。

巫峡疏风明断锦,瞿塘乱石点残棋。相如见说馀祠庙,欲折芳香遗所思。

飞梁驾鳌瞰斗,俯川原绣绮。左云石、右揖莲花,锦标高建霞际。

敞八牖、璇穹镜海,春城画本开新霁。幻参旗天外,军封凤翎遥坠。

孤塔干霄,万瓦卧雨,更名山四倚。易堂近、泉壑金精,翠微霏润岚翠。

访双鱼、仙洲信息,正三月、梅江春水。傍云风,台畔弦歌,暂忘身世。

泉烹麝月,酒酌蠃尊,具主宾四美。同记省、文山墨泪,晦叟诗板,雪竹荒坪,古今人事。

阳都旧治,庄翁遗爱,为台为沼徵民乐,剩千秋、小劫华严地。

中阶旦复,翚飞秀发江山,露沈象移星纬。

凌云概日,佩玉鸣鸾,尚赋才共迟。待染翰、离家王粲,倦旅兰成,吐凤千言,卧虹十二。

危阑自凭,乌纱重岸,春朝秋夕同望远,御泠然、风引仙衣袂。

回头蜀道青天,满目关河,梦归万里。

每从风雨祝新晴,兀坐城隅江水青。半壁篝镫方黯黯,平台皎月自明明。

菰菱乍白蝉无语,橙橘才黄雁有声。樽酒颇堪酬永夜,湖天漠漠故人情。

身若白云任卷舒。天涯海岸,自在无拘。太虚廓落是吾庐。不羡王侯,拱璧轩兴。一味闲闲乐有馀。从他活计,冷淡消疏。归来毕竟理何如。心月辉辉,光射蓬壶。

宗门一句,明明独露。孰辨端倪,胡为指注。指注不真,镜像空尘。

空尘何立,镜像谁入。当机则应,头头非剩。触处俱宣,句句通玄。

门门宾主,互正互偏。含容透脱,千江一月。无在不在,谁憎谁爱。

焕尔既明,森然不碍。不碍既明,金刚眼睛。穷幽测显,神妙体灵。

妙灵不住,无生不生。是宜超越,所以纵横。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皇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漫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古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