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二

踠地垂杨絮未飘,兰舟上巳祓除遥。

射襄城北南风起,直到吴江第四桥。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君王着意在经帷,无复琼林宴赏时。

从此六宫休斗草,碧纱窗下读毛诗。

昨日同轻舟,清诗还共赋。今朝忽异楫,孤怀谁与寤。

虽无一里阻,渺若隔天路。音容苟不清,远近宁殊趣。

天风忽南来,浮云暗江树。维舟青山下,急雨纷如注。

雨止云亦收,君舟在何处。舟子穷追寻,舟行若飞鹜。

滔滔江水流,冉冉日西暮。江干乱火明,且喜得所遇。

安知是渔舟,纵横泊古渡。暗中远相索,呼叫声不住。

夜久更惊疑,情怀愈急遽。相见出新诗,一笑销千虑。

明旦好同行,莫再迷烟雾。

直事披三省,重关闭七门。广庭怜雪净,深屋喜炉温。

月幌花虚馥,风窗竹暗喧。东山白云意,兹夕寄琴尊。

月黑山头零夜雨,石马嘶风石人语。墓前春草吹又生,墓后松柏摧为土。

古碑深镌大元年,屃屃僵卧双螭缠。荒村谁为作寒食,舍人小冢伴荒烟。

不须过此重叹息,世间万事有终极。南山欲锢竟何如,汉寝唐陵人莫识。

名花喜相识,况复此同看。远韵良先桂,芳名耻后兰。

露含金液浅,风引玉香寒。百亩离骚客,应怜赠所欢。

浙左皆名郡,惟台更古风。群经芸阁上,多士杏坛中。

禄在休嗟老,文成且送穷。深山饶大木,阴庇海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