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食字饱,渴饮松煤汁。共压强韵诗,思苦笔未湿。
纷如舟竞渡,红锦志先得。胜事出危险,好语生迫急。
每爱孟东野,铜斗夸射鸭。虽无壮士怀,幽韵写蒙幂。
飞情高鸟堕,洗恨游鲂赤。不独吟者劳,闻歌已头白。
伊余亦何事,肩耸发去帻。胡不日中眠,强效寒虫泣。
灵均去我久,风雅道渐缺。我欲拜低头,谁是词坛客。
何当唤韩孟,去作城南集。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七十有馀岁,不曾游此山。因寻白云路,深入翠微间。
晓涧烟霞合,春岩草木斑。谁灰心地火,占取一生閒。
草生弃地没牛深,岂是膏腴亩一金。
野老双蓬俱半脱,尚凭蜗角起争心。
回首中原叹黍离,山河无复旧城池。安知七宝轮王境,顿作天人现五衰。
手培兰蕙两三栽,日暖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憍梵钵提知此味,苦涩咸酸那裹是。
一举如能至梵天,超证如来真实钱。
欲折寒梅寄一枝,京华又过十年期。上林花发莺啼早,南浦云深雁过迟。
卧对青藜听夜雨,坐看玉树赋春词。眼中吟友多分散,阙下故人今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