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麦化蝴蝶,蝶化宁自识。
翅纷渐凌乱,须嘴好妆饰。
无端梦为周,夸言大鹏翼。
著书一何困,矢口谈道德。
当其梦觉时,栩栩亦暂适。
莫信梦中言,前身一腐麦。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政好行时莫嬾行,犹寒未热雨初晴。
江西休问何时到,已离南屏第一程。
黄昏古树鸦欲栖,平沙饮马空中嘶。我来城市心悲栖,欲归不归望长堤。
直以母事妾,只云父所安。
可怜遭楚毒,加意更承颜。
露下空明夜气清,天回银浦碧泠泠。潮生沧海三更月,雾散平芜数点星。
照水流萤摇短岸,惊舟寒雁起长汀。望来乡井不成寐,满鬓霜风吹酒醒。
寒鸡声啾啾,阴墙明残雪。推窗月当户,始闻二鼓歇。
残编有至味,鼋鼎芬在列。夜阑烛复尽,此意谁共说。
严风逼两袖,揽衾更骚屑。
天涯憔悴身,一望一沾巾。在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
怀才皆得路,失计自伤春。清镜不能照,鬓毛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