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白袷当回风,三五月照高楼空。一城露瓦高下白,几处已减窗灯红。
病怯临窗倦凭几,苦被钟声促人起。楼头皓魄已天中,郭外青山如梦里。
濛濛薄雾苍苍烟,山意亦如人可怜。一丝清气共来往,星辰自动高高天。
风景依稀似前度,此间恍是高寒处。夜深谁念朗吟人,愿化辽东鹤飞去。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日密畏前境,渊明欣故园。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
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
孙公本龙性,容观何飘洒。玄理洞丘坟,兴喻深骚雅。
抗志属天云,改服随金马。运命不可常,千秋恨难写。
万峰东走峡门青,岩石苍苍见列星。游子偶来停短棹,故人高卧有闲亭。
花明栏槛朝长倚,月满溪桥夜不扃。四十年前文酒会,白头相对记趋庭。
夜雨打疏寮。不住潇潇。一灯红瘦不禁挑。脉脉怀人愁独坐,坐又无聊。
听尽漏迢迢。心字香消。相思人远梦都遥。何日西窗同剪烛,絮语深宵。
盛夏不兴师,如何动鼓鼙。诞敷今已远,来格尔何迟。
火岭安营苦,炎荒转粟疲。会应霖雨降,早见洗兵时。
北雁行行直,东流澹澹春。当时六朝客,还道帝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