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衡门掩疲病,稍与尘事绝。峥嵘岁莫天,覆盆何由雪。
忽枉故人问,令我屐齿折。尚书尺一下,符玺行当发。
蹙金双蟠螭,天子所赐钺。铁冠嶷其角,豸绣殷猩血。
内台捩眼鼻,左辅当喉咽。始知中山箧,更成中山节。
太阳吐朝晖,群翳俱消灭。崇兰泛宾筵,亩蕙成私悦。
荣卑虽异势,物性区以别。子其奋驰骛,余衰安寂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