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气豪心未平,三已复三仕。毫发志不伸,所至但屈己。
屡触炙眉怒,讵啻折腰耻。七年困江国,脱身走故里。
欲著藏山书,实录立传纪。往事邈难问,毫简遽云止。
不如一杯酒,此亦焉足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