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二首 其二

今日方知慈母忧,天涯涕泪自交流。忽然破涕还成笑,岂有生才似此休。

悟到往来惟一气,不妨胡越与同舟。抚膺何事堪长叹,曾否名山十载游。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你喜欢

从来心照两相通,信饷瓶盛自在空。谁道钟山远姑熟,北窗时复揖清风。

显慈鼻祖,诺庵法兄。机如电掣,辩似河倾。无心相撞著,分外得人憎。

彼此不堪为种草,先师之道转竛竮。

石□围平野,河流抱浅沙。土城惟半壁,茅屋有千家。

泣月天边雁,悲风塞上笳。老亲忠信在,不减住中华。

会得参同两渐和,庄生昨夜访维摩。若教更会真空意,万卷函经一字多。

道者栽松去,何因看牡丹。相思春独苦,孤梦夜初残。

子已空中见,师应定里观。归时当记取,饶舌问丰干。

碧天无际日悠悠,风静沙平不见洲。

彭浪矶边亦如此,危峰独木系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