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丹鞋响,下画楼迟。
犀梳掠倩人犹未,螺黛浅,俟我乎而。
看不足,一日千回,眼转迷离。
比肩纵得相随,梦雨难期。
密意写折枝朵朵,柔魂递续命丝丝。
洛神赋,小字中央,只有侬知。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闭。
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雨木冰,贯珠络玉千葩明。横鞭一拂条叶动,宝钗堕地声铿鍧。
昨日登车天地墨,怪雨盲风起东北。俄然散雹乱飞霙,流淖满途深没膝。
前车折轴不得行,后车脱辐泥翻轭。晓来廓氛天宇清,万象夺目何晶莹。
凛如介士执矛戟,四野列阵霜雪凝。汴河堤上民惊诧,问是何祥木冰稼。
平生有眼未曾看,旧说惟闻达官怕。车中嗫嚅齐鲁生,尝学五传窥遗经。
因言前哲论灾异,占曰庶人皆执兵。只应北地干戈起,草木如人刃相倚。
莫忧胡儿饮泗水,尽道明年佛狸死。
玉局曾经拜老君,子孙今尚宝玄文。要知龙虎山前意,但看空中数片云。
君恩未报愧无颜,深谷容偷岁月閒。墓道依依云不散,柴门寂寂夜长关。
何来夜半如筛雪,流尽天涯似髻山。劝汝始终休改色,要留清白在人间。
咽咽复啾啾,多来自早秋。园林凉正好,风雨思相收。
在处声无别,何人泪欲流。冷怜天露滴,伤共野禽游。
静息深依竹,惊移瞥过楼。分明晴渡口,凄切暮关头。
时节推应定,飞鸣即未休。年年闻尔苦,远忆所居幽。
疏松历落映层台,绿字岩间覆锦苔。
谁扫青天屏障出,独摇红粉酒船来。
歌移滩下凉风入,诗借峰头暮雨催。
此日川光容易夕,相呼秉烛莫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