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晨起扪层巅,苍茫见尘市。
鼙鼓生远陴,壶蠭在幽耳。
遥知细柳屯,于时阅军士。
俯彼万铠群,微哉一窖蚁。
初集如慕膻,俄拥如聚米。
或圆如旋磨,或方如缘几。
隐隐床下声,牛斗差可拟。
未熟黄粱间,忽慢慢大槐里。
昔在群蚁中,不知蚁是己。
长揖谢孙穰,微笑辞翦起。
蛮触胡为哉,鸡虫今已矣。
醉眼未醒时,此真尺与咫。
更陟最上头,须弥亦芥子。
怪怪奇奇,咄咄甚、嘻嘻出出。经过处、暹罗瘴恶,荷兰烟密。
鹤语定知何代事,麟经不省何人笔。驾崩涛、九万里而来,鼋鼍匹。
海外海,光如漆。国外国,天无日。话僬侥龙伯,魂摇股栗。
善弈惯藏仙叟橘,能医却笑神农术。更诵完、一卷咒人经,惊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