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吹箫江上城,西园桃梗托浮生。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长铗依人游未已,短衣射虎气难平。剧怜对酒听歌夜,绝似中年以后情。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停轩观福殿,游目眺皇畿。法轮含日转,花盖接云飞。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晖。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秋何许。看河影、环将秋住。奈夜静、庭空天路近,对蟾魄、孤飞无侣。
汝自天边飘泊惯,底偏向、愁人延伫。又照个、多情蟋蟀,整夜窗前私语。
酸楚。都来搅乱,枕边羁绪。且起视、西窗开遍否,放月姊、随风归去。
待我眉间愁散后,再打点、閒情玩汝。莫浪把清光,掷向宵来,无人怜处。
汴中春絮乱,淮上鮆鱼时。
顺水疾奔马,出都犹脱羁。
拜亲将已近,食脍不言迟。
到日问茶事,遍山开几旗。
城头夜传柝,露脚月中飞。羌笛卷叶吹,候雁向南归。
缸花泣红泪,染丝上寒机。莎鸡且勿啼,妾制边人衣。
十载乍相见,居然犹敝裘。青谁嗣宗眼,白有子卿头。
幕府如论旧,辕门或见收。便能讥陛楯,雨不善身谋。
赫赫中丞贵,归与一草庐。委心同野马,垂钓即溪渔。
节映冰壶立,名遭汗竹书。平生行己意,披豁对青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