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飞,游丝飏,两地相逢不相让。毕竟杨花性更柔,因风复上杨枝上。
游丝一缕当空垂,欲落不落花蕤蕤。须臾驻向花阴去,有意寻之不知处。
杨花飘荡丝缠绵,游子心伤望远天。寄语高楼休极目,鸟啼花落自年年。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暂写閒怀向水滨,片时鸥鸟未相亲。苍崖终古收残照,碧树前宵送晚春。
便恐轻阴成日暮,更无偏霸在风尘。冥看正见孤飞翼,一尔翻然未易驯。
三尺纤盈已自妍,垂丝风外系流年。祇愁修干亭亭日,听得莺声不忍眠。
又见春城散柳棉,无聊人住奈何天。琼台高处愁如海,未必楼居便是仙。
欲说从何说。太匆匆当时真悔,扳藤扪葛。百日光阴风又雨,点点心头积雪。
剩洒向河阳丝发。信道婵娟千里共,问今宵何处人和月。
天似水,气萧瑟。
人生自古伤离别。怅东西陇头流水,易分难合。从此蓬山千万里,处处相思刻骨。
浑不记心盟崭绝。回首仙坛曾驻影,俯栏干肠热心非铁。
初未料,玉箫裂。
物华俱人发生辰,喜见花梢刺眼新。
便好衔杯嚼红蕊,不须枝上火烧春。
寂寞王孙游骑歇,香风何许追嘉节。故应金谷拥笙箫,独倚竛竮架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