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一番蓼花雨,几阵桂枝风。杖藜多暇,准拟同醉小山重。底事阮郎清致,苦托休文瘦损,咫尺阻西东。秋色浩如许,岂可欠诗翁。
门前事,都莫问,付杯中。纷纷蛮触等耳,富贵大槐宫。何惜振衣而起,相与凭栏一笑,抵掌共谈空。佳客傥不至,推枕卧云松。
人年八十百虑昏,丈人耳目方聪明。
他人到此筋力疲,丈人胜如年少时。
老中强健闲中忙,经卷丹炉肘后方。
金书千轴造理窟,赤城七篇谈坐忘。
我年三十始相识,丈人年已几六十。
往来出处三十年,体无作用神安然。
静窥了不见根底,我谓君心祗如此。
那知能事有别肠,笔下风光穷妙理。
龟溪道人古衲师,心辞声利常无为。
晨钟粥钵半炉火,午日茶瓯一局棋。
一朝共语小窗前,初了小卷含风烟。
为言老路手作此,画出王郎访戴船。
明朝见我微笑语,漏泄丹青奈缁侣。
别有一段壶中天,果若知音定分付。
轻轻一轴数尺长,奇峰突兀烟茫茫。
其间细屑千万状,领略试为哦新章。
初画寒林宿鸟惊,山溪渐晓人渐行。
四僧趁饭分先后,人立渡头沙岸口。
一舟闲泊石岸中,一舟半渡凌云空。
两舟一钓一垂纲,上有雁落芦花风。
两桥近山转清绝,客携筇杖半卼臲。
定是当年鹤氅翁,神气飘飘犯寒发。
山腰佛寺楼阁明,下有茅店临沙汀。
刹竿挺立照山影,风幡仿佛闻谈僧。
纷然万象争奇怪,缩地便移他境界。
才薄其如此画何,强写娇容捧心态。
昔闻大令驰笔锋。天门未借西南风。
众工索钱阳好语,吴起果被公叔沮。
翩然拂袖返田庐。将军妙手今为几。
乃知胸中千顷碧,来自传家万金直。
丈人丈人有馀墨,莫惜逢场时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