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诗二十首 其十七

爱教花里筑妆楼,霞彩云芳艳影留。传与姑苏新样好,春风扶上美人头。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恻恻春寒近五更。半窗斜月叫新莺。梦儿难好却无凭。

倚柱有期空盼影,隔花相唤不闻声。最无情处最牵情。

季秋甫强半,霜降才应律。顽阴十日间,陡觉寒惨慄。

填然忽惊雷,百虫破新蛰。雷声甫尔收,雪势陡然急。

霏微晓方晴,淅沥暮仍密。吾闻阴阳交,寒暑不相入。

如何冬夏令,并在秋之日。得非人事乖,无乃化工忒。

巫咸去已远,那辨凶与吉。

偶偕东海士,来款北山居。霞馆重分榻,江门欲戒车。

情劳具鸡黍,坐喜弄琴书。别思何由遣,清风奉穆如。

开花不与众芳期,先得江梅破白时。

犀甲鹤头微带雪,画屏曾见两三枝。

昭文馆外无花看,吴市津头买树栽。花本无情天有意,忍寒教为老人开。

多士云奔奠上下,释迦遗像亦行城。旌幢错落休迷色,钟磬铿锵岂在声。

宣父素心施有政,能仁深意契无生。儒流释子无相讽,礼乐因缘尽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