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短垣外缭绕,广袤十里强。网罗极飞走,动植各有疆。
仲春遘时雨,蜀黍亦插秧。伟哉造化力,长养赅百昌。
生理谅在兹,谁谓劣者亡。吾闻古褉事,所以祓不祥。
微生逢揖让,岂复忧祸殃。门户化胶漆,荆棘成康庄。
宇宙亦已广,形骸恣放浪。寄谢来游者,一举宜百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