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屏风岩畔,又梅花如雪,年光欲换。宦迹天涯浑转絮,行到蛮溪狪厂。
诸葛台荒,伏波山峻,往事千秋远。碧簪青带,韩公旧句曾选。
却忆乌鹊桥头,鱄◆江上,泛宅天随惯。小阁垆香熏柏子,景物吴趋清艳。
金缕衣轻,玉箫声缓,是处堪肠断。神山风引,何时重倚栏槛。
人生五马古云乐,今君此行殊不恶。
君才自是瑚琏器,十载声华满台阁。
胡为忽厌东华尘,一麾要把江之滨。
闻道丰登少公事,姑与匡庐作主人。
到郡莫辞讥屡费,政恐朝来多爽气。
山中向有读书人,为问归来头白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