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风流,小乞儿,数莲花,唱竹枝,千门打鼓沿街市。
桥边日出犹酣睡,山外斜阳已早归。残杯冷炙饶滋味,醉倒在、回廊古庙,一凭他、雨打风吹。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
青松洛阳陌,荒草建康宫。
道德遗文在,兴衰自古同。
受恩无补报,反袂泣途穷。
戎装元不碍儒冠,盗贼潜窥胆自寒。金鼓声闻三里外,旌旗影庇四民安。
肯从叶力多君子,愧不同盟是酒官。和气酿成年可卜,晓来喜见雪漫漫。
十二月来生意含。无边花木待春三。新年有象桃符换,天地多情柳色酣。
谁家牛背与虬髯,神物龙飞也自潜。
儿辈喜看刘项传,呼来月下读《楞严》。
黄金谁解教歌舞。留得当时谱。断情残意落人间。汉上行云迷却、旧巫山。
妆楼何处寻樊素。空误周郎顾。一帘秋雨剪灯看。无限羁愁分付、玉箫寒。
漾楫溯清川,舍舟缘翠岭。探奇冒层崄,因以穷人境。
弄舟终日爱云山,徒见青苍杳霭间。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
苍崖一径横查渡,翠壁千寻当户起。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
青萝绿桂何岑寂,山鸟嘐嘐不惊客。松鸣涧底自生风,月出林间来照席。
仙境难寻复易迷,山回路转几人知。惟应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