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昔贤故有言,四海皆弟兄。矧我与尔母,俨如娥与英。
尔更育于我,宁无骨肉情。今尔年既长,加姘礼告成。
相从逾十载,念此摧人肠。忆我初嫁时,尔年尚孩婴。
发燥两肩披,身高才几平。祖母仅有尔,视同掌珠擎。
乡音异南北,语意苦不明。我身方京尔,尔乃避道行。
我手方招尔,尔乃秋波横。我心时寒栗,恨难达我诚。
幸尔日长大,视我如故常。晨知就我栉,夜知就我床,饥知就我食,寒知就我裳。
有时我入厨,未解作南烹。尔乃私谓我,斫鱼当为羹。
亦或逢节庆,未办效闽妆。尔复私谓我,红绳缠髻梁。
中间生尔妹,未克尔扶将。祖母唤尔去,依依仍我傍。
妹啼尔抱持,妹饥尔料量。须臾不舍我,谁谓非我生。
祖母与我家,同出南轩张。虽则闽与秦,谱牒渺难详。
祖母恒顾我,无视我姑嫜。我生未有女,不如呼我娘。
祖母诚爱我,亦由尔回翔。有时我外家,迎迓我归宁。
携尔与尔妹,偕行登我堂。我母恒谓我,此女何娉婷。
我兄亦爱尔,每来辄叮咛。谓当善抚此,此真为我甥。
尔貌实静好,尔性实端贞。舅时课尔字,笔画晰以清。
亦或教尔读,上口声琅琅。尔父曩客陕,尽室胥留京。
我时方小极,茶炉伴药囊。尔能解我意,凡事为摒挡。
去岁父书来,属我即首程。祖母既老迈,我复体羸尪。
沿途端赖尔,使我忘长征。尔父尝谓我,择婿当择良。
苟中乘龙选,何必拘故乡。我本远嫁女,感此增徬徨。
忍以己不欲,乃使儿身当。昨父告我婿,安定安吴杭。
祖为大中丞,父亦京曹郎。婿年方及冠,头角颇峥嵘。
近在国子监,读书行成名。我愿业已足,何事复泪滂。
昨闻有书来,纳采今秋凉。百年难共守,去去时吞声。
虽然我闻之,舅姑今在堂。随时进甘旨,亲手调羹汤。
蘋蘩乃妇职,春秋妥烝尝。下有二伯姊,贞明称里坊。
亦有弱弟一,风雨恒对床。宜念秭归义,勿使荆树戕。
伉俪必以敬,乃觉恩爱长。有无俱黾勉,学业毋嬉荒。
即或忤我意,举案当益庄。间有小不适,亦当身退藏。
人道贵谦抑,天道忌盛盈。毋自恃门第,毋自亏簪缨。
勉矣曹大家,女诫实堤防。早晚为人妇,从此去家庭。
毋为娇憨态,亦毋心悲伤。祖母今老矣,尔母身早亡。
惟我与尔父,年亦非壮强。尤悔尔知免,诰诫我当详。
晶晶秋菊芳,馥馥丹桂香。朴质为此语,且置尔巾箱。
一字算一泪,点点生珠光。
胡尘涨中州,大雅欲陵替。
遮眼惟甲兵,开口无丁字。
君从何方来,落落清庙器。
岂觅佳吏部,惠然枉轮驷。
快语真起人,坐久益宏肆。
复归磨破瓦,自写锦囊秘。
敲门遣长须,恍若明星坠。
意远出寥廓,沈谢堪叔季。
昔人重勋业,文章乃余事。
当其困湮沦,慷慨动幽思。
旧筐傥好在,万代作清吹。
听君发余论,堂堂蕴经济。
贾生求属国,居然不自试。
飘飘云雨峡,风沙正翠悴。
老聃柱下史,庄周漆园吏。
鸿鹄千里心,蹭蹬戢远翅。
平生有笔砚,艰难不相弃。
得失与忧乐,付此一游戏。
举手忽盈纸,不知老将至。
达士要如此,何必苦酸鼻。
凌江我二友,大非俗士比。
与君共朝夕,可以忘世味。
嗟我谋生拙,汩汩耗元气。
相逢思共载,羁绁但长喟。
别后有新诗,莫忘情所寄。
一瓢落清江,顷刻荷清赐。
一饮一再读,一篇为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