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何补一毫芒,三辱清时政事堂。病骨未为山下土,尚寻遗墨话存亡。
李清臣(一○三二~一一○二),字邦直,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调邢州司户参军,迁晋州和川令。神宗时,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元丰四年(一○八一),拜吏部尚书。六年,迁尚书右丞。哲宗即位,转尚书左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门下侍郎,寻出知大名府。崇宁元年卒,年七十一。有诗文一百卷,已佚。事见《杂肋集》卷六二《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七首。
四十青春七十翁,客楼时得一樽同。
子将仕矣云霄上,我合归欤涧谷中。
凉夜岁星守南斗,丰年江国喜西风。
许追父老鸡豚社,为说犹能醉颊红。
体制先天太极图,灯笼真是水晶无。远看玉兔光中魄,近得骊龙颔下珠。
一焰空明疑火燧,寸波静定即冰壶。游鱼且作沈潜计,鳞甲成时入五湖。
羽檄交驰急,横戈赋远征。五更边地角,双泪汉臣缨。
夜月关山影,秋风陇水声。何时安绝漠,归去报承明。
大驾宵严出近畿,兹晨遣将讨南夷。金鍪耀日朱旂绕,綵鹢乘风画桨齐。
已见兵威消瘴疠,遥闻黎庶望云霓。从征士卒皆欢跃,应有诗人赋采薇。
□□□间不知裁,老思安能更夺胎。
九制一挥嗟事在,重□双导击时来。
拟营草具留连赏,莫放花神取次开。
堪叹吾门今寂寂,过江曾有两抡魁。
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
还了十方行脚债,却来山顶放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