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春山日日寒风雨,一日天晴花欲舞。
林暄洞屋散窑烟,水活溪岩落冰乳。
嗟余郁郁无所适,方对青山一开户。
苍袍紫帢两少年,健足齐扳气如虎。
名区入眼疑未快,忽肯扪萝到兹土。
霜蔬处处稀尚摘,腊酒家家寒未煮。
相看气味太村野,自喜谈谐少城府。
舒郎十八白眉长,四海龙门有明父。
袁郎皎洁巧步趋,出语珠圆吾所许。
人言风骨须晚秀,早慧哓哓天谩与。
吾评此论殊未公,峻诋曾经孔文举。
歌成高轩已年倍,赋解鸣蝉容客睹。
吾山虽窜有灵迹,雪瀑丹崖相媚妩。
留君待作大雷吟,莫学痴儿生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