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通窗暗,披衣起漏残。乌啼台树晓,蛩咽井芜寒。
向老嗟行役,为官愧素餐。循良求不易,冻馁待谁安。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生平但识古书耽,老至方知世路谙。
君想归途在巴蜀,我行何日返东南。
江湖比苦无书疏,风月今怜阻笑谈。
暇日销忧应有作,簿书仍急亦何堪。
一花固觉有馀香,况此寒梢数尺长。怪底诗来总清绝,始知逸韵与相当。
东西是长江,南北是官道。
牛羊不恋山,只恋山中草。
高下风花意,孤村守洁真。三秋侵素节,一物黯劳人。
招隐非无故,感情即此新。东篱我家在,种汝待明春。
望公坞上碧云堆,松吼苍崖石壁开。不向珠帘看飞瀑,笑人空到此山来。
有意兼程去,飘然二翼轻。故乡多久别,春草不伤情。
洗钵泉初暖,焚香晓更清。自言难解缚,何日伴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