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广宁伯还京

江上楼船画鹢飞,波摇采眊倍光辉。功高大室山河誓,令肃行营虎豹威。

白露迎寒沾客旆,彤云开霁引朝衣。独怜南府多宾从,离恨依依望转迷。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柘林著湖山,菱叶蔓湖滨。

秦女亦何事,能为此湖神。

年年赛鸡豚,渔子自知津。

幽妖窟险阻,祸福易欺人。

西北有高山,东南有大海。生我延平民,居中百千载。

远在天南头,去圣人万里。欲得无菑害,秪赖贤守宰。

圣人念远人,赐我慈父母。辍其股肱佐,来为赤子乳。

我望朱夫子,如望汉召父。请为召父歌,女知召父不。

召父善治田,从横正疆亩。始予我钱镈,以及奄铚艾。

耦耕并牛犁,粳稌诸种艺。田功多方理,要领在水利。

广开沟门阏,处处广浇灌。均水作约束,刻石防决泛。

劭农走阡陌,止舍即野次。召父善教人,颁训从幼艾。

孝弟正家族,勤谨不弛怠。趋役赴公事,和孙于社火。

有禀特秀异,使结衿带佩。入学共弦诵,学古壮而仕。

召父善阜财,民产加丰大。召父善听讼,无情不哗喙。

饥渴召父食,寒祼召父被。召父善使人,随时各分代。

召父善事神,水旱不为厉。人口岁增倍,讼盗悉衰止。

召父去已久,循良风声在。惟有朱夫子,甚与召父似。

凡此召父善,朱夫子尽备。夫子来毋迟,百姓日候伺。

凡此召父事,于今益有赖。一一速施行,惠我起我惫。

上戴天子恩,夫子还入拜。愿为公孤贵,名与召父配。

太山岩岩,遐尔具瞻。登封受命,上帝是监。钟灵岱岳,笃生尼父。

大道昭明,炳然终古。于皇时清,继天立极。累洽重熙,与民休息。

苞蘖既除,干戈永戢。偃武觌文,风行四国。岁维甲子,历起上元。

翠华南指,旌轩八屯。秩祀东岳,礼举柴燔。俯临日观,旁瞩天门。

泰山之阳,曲阜之宅。万乘回銮,里门是式。奕奕本支,恭迎清跸。

升堂陟降,祀典攸秩。轩县辏矣,乐具奏矣。尊罍既陈,飨礼侑矣。

俎孔硕矣,天子献之。豆孔庶矣,天子荐之。祝史有辞,我皇黼藻。

曰万世师,揭此显号。华盖九斿,爰饰于庙。姬公孟子,亦越奠告。

皇曰噫嘻,相予肆祀。济济臣工,诜诜胄子。布席横经,披陈奥旨。

圜桥肃听,晬容有喜。陟彼泉林,厥流孔滮。维兹桧文,厥枝孔虬。

万年不凋,圣人所树。皇心愉愉,爰记爰赋。帝恩优渥,零露瀼瀼。

流根润叶,受祉无疆。匪曰赉之,孔氏之光。斯文丕显,邦家之庆。

泗水汤汤,孔林苍苍。文草灵蓍,辇路之旁。樵苏有禁,旧不逾顷。

今也廓之,数兼常等。奎画有炜,垂象神宫。取彼琬琰,是琢是砻。

丰碑百尺,崒嵂在东。历年亿万,与岱比崇。

维山有岱,维天有汉。皇德是峻,帝文是焕。大道彰矣,治化翔矣。

日月星辰,庆重光矣。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人居城市虚华馆,秋入园林著晚花。

落日临池见蝌斗,必知清夜有鸣蛙。

绿阴清昼掩柴扉,鸦鹊投林蝶绕帷。惟有鸣蜩最奇绝,声声犹似唤杨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