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春朝挟逸思,闲涉虹冈圃。旭日照长林,生意浩如许。
疏帘燕乍斜,隔浦莺初语。主人起摄衣,仓卒具鸡黍。
邂逅六七公,尽是鸾凰侣。爽气集冰寒,香风随袖举。
政暇过鸣琴,朱弦被新谱。檐前花片飞,拂拂散如雨。
曲罢引芳醪,满斟勿辞阻。投壶角胜豪,射酒以不侮。
稍醉却临风,茗用谷泉煮。起步遍东皋,相与入林薮。
更上最高岑,万井如堪数。兴洽礼数捐,谈剧中情剖。
并自意悠然,直欲游天宇。小子谬何知,野怀觉椎鲁。
追趋得巨观,领略寻芳矩。蓬心豁欲开,膏肓渐可愈。
共欢卿月临,敢与德星聚。斯会信非常,尽自足千古。
兰亭讵足誇,曲水堪为伍。愿用绘雅图,展玩时如睹。
大鹏起北溟,蚊虻附其羽。矢诗本不多,冀以和宫吕。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冀望封侯一品,侥倖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
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