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缺月不早出,长林踏青冥。
犬吠主人怒,愧此闾里情。
怪我夜不归,茜袂窥柴荆。
云间与地上,待我两友生。
惊鹊再三起,树端已微明。
白露净原野,始觉丘陵平。
暗蛩方夜绩,孤萤亦宵征。
归来闭户坐,寸田且默耕。
莫赴花月期,免为诗酒萦。
诗人如布谷,聒聒常自名。
幸草青如许。长门春去谁为主。兽啮金环推月出,冷闭梨花雨。
望昭阳、笙歌镫火宵连曙。山海誓、输与长生语。惜阿娇金屋,终隔回心院宇。
十载承恩处。垂杨惯惹羊车驻。胏附荆枝摧折甚,算倚帘人妒。
曾几日、铜铺玉戺空朝暮。故剑求、传说终无据。
叹城南桐柏,何异郎官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