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津亭失旧岸,帆暮客心悲。停桡逐萧散,行行趋荻湄。
坰旷杳无际,古院临黄陂。蹇裳拭危碣,文珉惊须眉。
鼎建自孝庙,慈宫馨祝釐。金碧零瓦砾,钟鼓犹威仪。
左掖连故城,民去官师移。戍楼啸饥鼠,郊坛屯暮鸱。
离离数残堞,落日横深泥。出郭遘村叟,讯知此孑遗。
廿载惨兵革,饥馑频因之。百里绝鸡犬,桑麻何所施。
迩复苦征役,昏旦艰一炊。将欲弃茅屋,安望升平时。
余闻村叟言,涕泫不自持。长揖慰村叟,试待陈□□。
归报江南客,慎作江南词。
零露滋百草,灼灼黄花披。
眷此忘忧物。一杯谁共持。
人生岂无好,所乐在所知。
开门望三益,邂逅得所思。
鸣弦咏绸缪,岁暮以为期。
倏驾不可留,良会复何时。
不愁道路隔,但恐人事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