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风波一相失,倒指岁月耗。
交情见千里,文字每教告。
胸中饱耘锄,勉我获以道。
踟蹰竹帛间,相期古人到。
十年走尘土,心不勇于躁。
乃知镌磨益,不必砚席好。
君屈百里官,卓趋而鲁蹈。
不使鞭朴教,人情自倾倒。
讼稀禾黍登,醺若饮醇醪。
使者席未暖,姓名达珪瑁。
麒麟踊跃起,志远无近报。
粪土龊龊者,锱铢较称号。
青冥脚可插,泥途迹将扫。
宁知西山民,归车恐君膏。
我行省版舆,假途期问劳。
理声如壁邻,叹息不可造。
遥知诗书宰,优游漆园傲。
极目西飞云,徒使瞳子眊。
敢期枉佳作,绸缪肺襟奥。
大句驱老意,木古风雨暴。
惊味无厌已,败者豆笾犒。
我辄牵勉和,徒手大阿冒。
酌酒持君诗,吟哦舌根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