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绿华来旷世闻,谪仙那得久人群。空将锦瑟传孤调,无复鸳罗刺五纹。
月里罢摇雕玉佩,花时犹妒郁金裙。东堂见说遗情在,十二峰头有暮云。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万里长江白,半规斜日黄。
焦山浑欲到,宛在水中央。
沧海枯来失夜光,泰山走去误朝阳。
可怜憔悴苍颜客,曾是呻吟黄卷郎。
狱成三字了英雄,坟在栖霞第几峰。半壁江山埋碧血,一生功业痛黄龙。
饥餐胡虏悲歌壮,念切君音怒发冲。宰木至今无北向,空怜顽铁铸奸凶。
公子腰弓下直归,红门晚出马如飞。东街积雪无人扫,却恨春泥溅绣衣。
养甲争如养性,修身争似修心。从来作做到如今。每日劳劳图甚。她把幽微搜索,便将玄理思寻。交君稍悟水中金。不肯荒郊做恁。
月涵河水水涵天,邻笛声声起别船。更莫苦吹肠断曲,从来孤客夜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