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一规初琢苍龙璧,暗中摸索亦可识。美人持赠供诗情,不与鄙者但肉食。
紫瓯春乳浮兔班,石铫飞霜破醉颜。知音者少谁同局,我愿抱被来就宿。
仰倾甘露听松风,簸弄明月不须烛。中丞好古更好礼,惯把渔竿钓清渭。
我今世味亦饱谙,如君苦节渠那似。愿调鼎鼐作琼汤,唤回尘梦搜枯肠。
势如破竹驱残羌,咳唾成珠觉语香。莫听瓦釜虚雷吼,人生行乐岂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