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往离日苦长,来别日虞久。相依晨夕间,属子一樽酒。
志趣各有存,大节期不苟。讵以恃爱深,而负厥身咎。
世事方艰虞,勋名惧衰朽。金飙卷淮流,花骢嘶岸柳。
努力舒远猷,金印行系肘。当路急需才,况有平生厚。
短策余顾惭,清操誓终守。临河濯长缨,愿言告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