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书一声母一泪,惟有寒灯知此味。世间最苦嫠与孤,及子能养亲不待。
林生失估才四龄,壁立十载馀短檠。寸丝粒粟赖宗老,并日继晷严自程。
儿未成童出负米,对茹荼蓼甘如荠。积资菽水粗足供,欲报春晖痛天只。
乌啼月落霜满林,抚今思往空沾襟。膏销炷烬有时息,耿耿孤儿长此心。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适与饥寒会,重怀旅寓年。
通家无仲子,举世有谁贤。
褊性多违俗,权门岂慕膻。
芳兰惭下体,玉树每齐肩。
衣冷分缯絮,囊空乞酒钱。
雪深烧烛夜,春远踏花天。
人事零如雨,欢期断若烟。
黄尘三岁别,白日几回眠。
朱颊今何似,华颠渐可怜。
终能忘一饭,语报愧茫然。
易水潇潇日夜流,霜锋未发一身休。可怜怒叱燕丹去,不及秦州乌白头。
治水神书在此祁,溪名犹似念胼胝。当时民垫赖谁力,今日地平惟佛祠。
泉出玉床疏作乳,火生丹窖结成芝。云峰自有樵人径,岣嵝寻碑误退之。
由来子野听偏精,谱得咸阳箫史声。把向吴山吹一曲,何人不拟凤凰鸣。
抛却君山半点青,石尤风起复竛竮。云帆空恋南楼月,槎路遥瞻太史星。
换得村醪强拨闷,拟开残帙当扬舲。溯洄舟子骄横甚,笑拥千樯入洞庭。
纷纷从此见花残,转觉长绳系日难。
楼上有愁春不浅,小桃风雪凭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