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甫再叠见和并示长至三叠之作再叠奉答

幽禽无远翰,村郭日一至。寒空雁声过,啁哳亦感气。

吾侪稔忧患,强半坐识字。百年只空华,茵溷底飘坠?

曩披丁戊卷,万口喧早惠。一集顷骖鸾,归装任所置。

论诗似契我,要取辨真伪。我非黄钟声,敢自怨毁弃?

却复惜神骏,未老脱衔辔。庶几一阳复,四海起枯瘵。

山楼雪打窗,龙公手新试。筮期会属櫜,吟坛待君帅。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仙翁得仙二千载,沧海变田田变海。浮丘却接番禺西,鐏迹蒿痕至今在。

朱明之门敲不应,荆榛满地谁重兴。史君举意要卜筑,楼观矗云如化城。

李白骑鲸下蓬岛,嫦娥洗月来沧溟。相逢且劝百壶酒,蟠桃结实何时成。

史君自有神仙骨,往往前身寻旧物。手探树穴求玉环,肩拍洪崖犹彷佛。

更提椽笔挥长篇,至理直欲追玄元。行当跨凤返金阙,回首番禺空紫烟。

西岩白云里,师去及春晖。日晓双峰出,天晴一鹤归。

涧花粉棠艳,山菜刺楸肥。谁见孤吟罢,松间倚石扉。

暗诵黄庭经在口,闲携青竹杖随身。

晚花新笋堪为伴,独入林行不要人。

四海归来坐太平,莫令华雨恼空生。归云无事朝犹卷,老马休心夜不鸣。

胜处林泉九节杖,闲中日月二升铛。晓来乞火打庵户,想见春风一梦惊。

拾得炎州月一团,殷勤持赠比琅玕。情知已是秋风后,留作明年九夏寒。

太空暗无际,昼见非其形。

众星点缀之,相远难为明。

光形无所丽,虚白不自生。

半日见光彩,我居近日星。

西海生智者,厚生多发明。

摄彼阴阳气,建此不夜城。

局此小宇内,人力终难轻。

吾身诚渺小,傲然长百灵。

食以保躯命,色以逢种姓。

逐此以自足,何以异群生。

相役复相斫,事惯无人惊。

伯强今昼出,拍手市上行。

旁行越邻国,势若吞舟鲸。

食人及其类,勋旧一朝烹。

黄金握在手,利剑腰间鸣。

二者唯君择,逆死顺则生。

高踞万民上,万民齐屏营。

有口不得言,伏地传其声。

是非旦暮变,黑白任其情。

云雨翻覆手,信义鸿毛轻。

为恶恐不尽,惑众美其名。

举世附和者,人头而畜鸣。

忍此以终古,人生昼且冥。

古人言性恶,今人言竞争。

强弱判荣辱,自古相吞并。

天道顺自然,人治求均衡。

旷观伊古来,善恶常相倾。

人中有鸾凤,众愚顽不灵。

哲人间世出,吐辞律以诚。

忤众非所忌,坷坎终其生。

千金市骏骨,遗言觉斯民。

善非恶之敌,事倍功半成。

毋轻涓涓水,积之江河盈。

亦有星星火,燎原势竟成。

作歌靠少年,努力与天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