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章价人直州寿麟铜官感旧图曾文正靖港之败自沈以殉章掖出之

天人交胜一于定,成败何常死生命。湘乡宏毅圣者徒,勋业所存要非性。

入屯出险恃原往,得丧区区总退听。当时设竟从彭咸,知命岂非顺受正?

多君手援在天下,假以护持傥天令。拯危恻怛宁前知,重为中兴生李晟。

山川再过战声在,箕尾已归哀感迸。舍生自是儒门真,忍济留资兵事镜。

左记王诗各有激,目击诸艰足旁證。津津施报妇儿言,莫滓太清心未净。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悠悠川上云,矫矫云中翼。如彼游宦子,摇摇心靡极。

昔我辞故乡,千里凭华轼。今来滞洛都,素衣化缁色。

通籍厕宫僚,回翔金殿侧。世网重相婴,感念成悽恻。

牵怀谷水阳,缠绵胸与臆。思鸟有悲音,归飞犹未得。

花埋尘土玉沉渊,往事伤心已十年。别去难忘亲骨肉,重来愁见旧山川。

寒烟宿草孤坟外,野树悲风古驿前。吾母白头犹念汝,天南相隔路三千。

小雨撋晴,微暖挼寒,阶景乍长。恰游丝依约,莺和柳懒,轻阴历乱,燕逐花忙。

几处开窗,何人倚槛,领略风光青粉墙。伤哉仆,祗恨眉如压,天色沧浪。

愁怀此际无央。漫负手、闲阶车转肠。看似残仍滴,依稀夜漏。

如灰更袅,仿佛晨香。笺与天公,梭巡不报,且驾尻舆问醉乡。

还叵耐,是杜康力惫,难遣茫茫。

今岁渝州热,过似岭南州。火流石铄如傲,尤更炽於秋。竟日襟常沾汗,中夕箑无停手,几至欲蕉头。世岂乏凉境,老向此山囚。赖苍灵,怜赤子,起龙秋。刹那顷耳,天瓢倾下足西畴。荡涤两间炎酷,苏醒一番枯槁,民瘼庶其廖。清入诗脾里,一笑解吾忧。

苍苍行露出苑门,孤城逼仄不可存。贼兵之来若风雨,顷刻城下皆云屯。

纷纷矢石蔽空黑,天子垂泣对将军。将军提笔书满背,城中白丁久夺气。

草车之焚虽已矣,云桥百尺虹蜺起。下瞰城中笑饮酒,乾陵赭袍拥朱紫。

朔方大将来赴急,彷徨中路不敢入。豺狼合从堪恸哭,翠华崎岖又巡蜀。

圣神文武何至此,堂上有人面如鬼。

白龟摆脱泥涂辱,步入金莲佛道场。

玉水迸流山石裂,有灵初不为刳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