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衰代谢。卞董风流今莫话。欲听琵琶。除却儿家更那家。
红楼曾记。有个惺惺娇欲死。图画亲描。说到魂消意也消。
陈去病(1874—1933),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激情 ,风格苍健悲壮。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28年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1933年,病逝于故乡同里镇。
渐没楼台海气荒,倚阑犹及送残阳。碧云合处灯初上,秋思来时袂已凉。
攀塔嘂天天亦醉,促弦鸣夜夜非长。人间那得安心地,才信人间是异乡。
秋老青山色更浓,年年此地问元龙。
狂搔短发孤鸿外,病卧高楼细雨中。
诗寄故人如见面,年过五十敢称翁。
何时许作西岩会,一日一壶倾一峰。
淡霓生岩际,奔泉下石间。龙蛇方起陆,雀鼠尚争山。
雨静前村市,秋凋故国颜。介君祠庙在,风义夐难攀。
连年宽水旱,天若相悬车。
麤有芋魁豆,并忘熊掌鱼。
先生饭不足,贤者食无余。
老我知何幸,晨盘厌美蔬。
残春已去不堪招,犹喜莺声破寂寥。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
昨夜雨如许,今朝云复开。鸟声呼日出,湖水上堤来。
赞祝人天喜,锵鸣剑佩回。归途似明镜,影落翠鬟堆。